江南水鄉秋之旅2011

棲霞秋色

由於昨天天氣麻麻,以致有秋無色,所以粗眉仔特別留意今天的天氣,可惜晨早起來,見窗外濛了好厚一層煙霞,不禁擔心。

據徐大哥講,這煙霞是由長江的霧氣造成,每當氣溫突然下降,長江流域都例必有這煙霞。

棲霞山離南京市中心不遠,車行約一個小時便到,其他團友個個都喊車程長,但粗眉仔同太后因經常去「山卡拉」地方旅行,動輒坐二三小時車,這段路可謂濕濕碎。
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棲霞山

棲霞山又名攝山,位於南京城東北,因南朝時山中建有「棲霞精舍」而得名。 棲霞丹楓是古「金陵四十八景」之一,素有「秋棲霞」之譽,與北京香山、湖南嶽麓山、蘇州天平山並稱為中國四大賞紅勝地。

棲霞山的正門是哼哈殿,上有一匾為乾隆御筆,看來清朝皇帝真的頗愛江南。

話明係哼哈殿,裏頭當然有哼哈二將。

進去後第一個景點就是明鏡湖,遊人和垃圾頗多,看起來有點烏煙瘴氣。

湖中有個觀音像,倍添俗氣。

湖邊有幾棵紅豔如火的小楓樹,但只是稀落的三三兩兩,亦與明鏡湖不大相襯,無甚睇頭。

明鏡湖旁邊是棲霞寺,香火鼎盛,但此寺並不古樸,華麗得來又帶著濃濃的傭俗之氣,粗眉仔和太后都不喜歡。

據徐大哥講,棲霞寺後有個叫「千佛岩」的石窟,是南朝時開鑿的古物,可惜粗眉找了好久好久,都找不到這個所謂「千佛岩」。

棲霞山並不太高,走路上去大概四十分鐘就可以,但由於遊玩時間不多,粗眉仔和太后決定坐車。

景區內有電瓶車供應,單程每人十元,但有關方面安排頗為混亂,既無車站標誌,亦無排隊的地方,只採取先到先…不,是先搶先得制,兩人要等到第二架車才搶到位。

從車上看,沿途景色不俗,所以兩人決定下山時用腳走,慢慢賞玩。

十分鐘後,車子停在觀楓閣的旁邊,觀楓閣位處山頂,可眺望大半個棲霞山的景色,但周圍霧氣太重,只有白茫茫一片。

從觀楓閣沿小路再走兩分鐘,便到達碧雲亭,碧雲亭被高大茂密的大樹包圍,沒甚睇頭。

沿另一條小路再走兩分鐘便是虎山,這裏是棲霞山最高點,除了一隻石老虎外便沒別的好看。

兩人從虎山往下走時,空氣中不時傳來長而低沉的汔笛聲,方省起徐大哥講過從棲霞山頂是可以遙望長江的,但此際霧仍未散,「不見長江見塵霧」。

粗眉仔和太后返回大路,見有個寫著「紅葉谷」的指示牌,便走上去看看。

沿途不時看見些楓樹,雖豔紅如火,但體形較小,粗眉仔不禁嘀咕:「這裏的楓樹比關門山的差遠了,小小的,葉也不多。」
太后笑道:「我倒覺得這兒不錯,關門山的是北方特色,這裏則是江南風格,大家各有各好。」
聽太后這麼一說,粗眉仔立時搬了另兩顆眼睛,景色頓時漂亮起來。

兩人行了一會,便到達一個人工水池,水池雖曰人工,但因為有了這些水,周圍的景色更漂亮了。

水池後有個小山丘,山丘上有個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亭子,亭子內沒半個人,環境清幽。

粗眉仔和太后在亭子附近逛了逛,享受了片刻恬靜清幽的好時光後,便遁另一條路落山去了。

沿馬路兩旁有不少楓樹,棵棵都變了顏色,顯得淒美迷人,不過這裏人較多,減了點點興致。

半路中,兩人看到一個刻有「紅葉谷」的石碑,石碑旁有條小路,便走進去看看。原來這條路是跟剛才兩人走過的有水池亭子的紅葉谷是相通的,但這段紅葉谷的景色可差多了。

粗眉仔和太后沿馬路繼續落,未幾便到達一個叫御花園,據載每次乾隆到棲霞山遊玩,例必下榻於此,故名。

御花園是供皇帝遊玩的地方,當然是最漂亮的,雖然過了這許多年,此地仍只是略為殘破,不減美色。

奇怪的是,如此漂亮且又不難到的地方,竟然沒甚麼遊人,莫非大家都以為這裏仍是禁地?

御花園再往下一些,便有一個尚算漂亮的人工湖,桃花湖。

桃花湖畔有一個小亭子,裏頭有一口古井,名曰珍珠泉,可惜此泉已枯歇。

離桃花湖不遠處有另一個仿如巴士站般的亭子,名曰桃花扇亭,此亭係借孔尚任桃花扇之名引人注意而已,本身無甚價值。

粗眉仔和太后行返棲霞寺後,便按指示牌走另一條馬路到達千佛岩。

千佛岩旁邊有座大石塔,塔上的浮雕已給磨蝕得七七八八,看起來歷史悠久。

千佛岩是南朝時始鑿的,已有千多年歷史,但手工頗為粗糙,比粗眉仔之前睇過的龍門和麥積山完全冇得比,叫「華東敦煌」(徐大哥講)實嫌過譽。

千佛岩旁邊有條上山的小路,好事者在入口處豎了個「福祿壽徑」的牌。
一個內地團的導遊邊帶團友上山,邊用擴音器大聲說:「走完福祿壽徑,個個享福,人人食祿,齊齊得壽…」

石塔的旁邊有個通往棲霞寺的小門,可能臨近午飯時間,寺內的人影大半已隨裊裊輕煙消失在空氣中,到此刻遊人散盡,這所謂的「佛門清淨地」有一丁點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