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水鄉秋之旅2011

天平山秋雨(下)

粗眉仔見還有半小時就到集合時間,便加快腳步沿另一條山路下山去。

途中穿過一條窄如「一線天」的小路,過去後回頭一睇,但見小路其實是一條石隙,路兩邊另有兩條,所以是一塊石共有三裂痕而破成四塊,石頭上亦刻有「三線天」三字,確符其名。

幸好走了一會後,粗眉仔回到白雲寺,看見先見訪過的石佛,登��放了心,雖然那賣香大嬸仍是絮絮不休,依舊煩人。

粗眉仔見路邊有個標著「二線天」的路標,便走過去看看,發覺這「線」非常闊,有點名不符實。

回到中白雲,粗眉仔這時候才見到有個山洞,便進去看看,這山洞原來是座觀音廟,裏面只有一個小型瓷製觀音,正想進去看過清楚,一個賣香的阿婆就立即跑來,嚇得粗眉仔掉頭走。

回到認識的地方,粗眉仔不再害怕,因見有另一條下山的路,便興緻勃勃的走了,一心趕路變成一心賞石。

落山時,山路崎嶇加上潮濕路滑,粗眉仔幾乎跣低,好在最後都人機平安。

走著走著,粗眉仔漸漸發現,沿路的石岩巉多姿、千奇百怪頗具觀賞價值,方省起徐大哥曾經講過,天平山除了以「奇楓」聞名,其「怪石」亦是一大亮點。粗眉仔深恐自己遲到,身旁雖有怪石亦無暇欣賞,匆匆走過便算。

未知是因為當局保育得宜,還是因為冇錢發展,天平山路既無索道,亦無太多諸如石屎路或水渠之類的現代化建設,這裏保存其原始狀態,可喜可賀。

粗眉仔繼續下山,見有一座如矗直棒槌的巨岩,這巨岩叫卓筆峰,果真是一枝「神來之筆」。

卓筆峰的旁邊有條下山的路,這條路比粗眉仔上山時走的要好走十倍,有平滑的梯級,顯然是條新的路。

沿路下山,見山腳的樹海一陣紅煙一陣黃煙,秋色可愛怡人,加上這時又是雨後微晴,葉色份外明麗,粗眉仔的心情好極了。

落到山腳,粗眉仔見距離集合時間只剩下十五分鐘,連忙四處搵景。

池塘雖然有點陰沈,可是水面的反映卻有一種異乎尋常的通透感,配上黃紅夾雜的落葉,立成一幅任何畫筆都描繪不出的秋色圖。

粗眉仔一向都以為出猛太陽就是好天氣,哪見過如此漂亮的雨景?從此而後,對粗眉仔來講,雨天不再是壞天氣。

行到這小溪谷的盡頭處,粗眉仔看見有座如墓碑一樣的物體,好奇下走過去看看,方知這物體是范仲淹老祖宗的神主牌。

天平山腳除了這個范仲淹祠,還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古物,其中一樣是這將小湖剖半的古石橋。

古石橋曲折有緻,而且古樸敦厚,橋身係用原條石板拼合而成,比現在常見的水泥橋好看和堅固得多。

由於時間無多,粗眉仔匆匆沿范仲淹紀念館的外圍繞一圈就算,未能盡情賞玩,早知如此,粗眉仔就不應走表演臺旁邊那條無謂的小山路…

出(入)口處有個荷塘,雖然早已花殘葉凋,但配上塘邊的垂柳和秋樹後,竟別有一番美態,殘荷與紅楓,粗眉仔沒想到他們竟可如此匹配。

領隊帶粗眉仔一團人上車後,居然傻呼呼地說:「我見大家拍得高興,不如我再給四十五分鐘大家,再入去照照相,好嗎?」
有團友說好,有團友反對,大家莫衷一是,直到有團友逕自落車去拍照,才算是有了決議。

於是,粗眉仔和太后再度進入天平山,這次粗眉仔當然不會上山,只在山腳四周逛逛。

兩人行到一個叫高義園的地方,這裏有個清朝皇帝為范仲淹立的石牌坊,粗眉仔非常明伯,清朝皇帝當然不是真心崇拜范仲淹,這不過又係討好江南文人的手段之一。

不止石牌坊,高義園更有塊皇帝御碑,將范仲淹捧到天上有地下無。

粗眉仔雖不大喜歡高義園的石牌坊和御碑,卻愛煞四周的自然環境,紅楓碧草這顏色對比都是其次,難得的是每棵楓樹都不但恢宏高大,而且枝幹形態優美,似有靈氣。

據徐大哥講,這裏大部份楓樹都是由范仲淹的後人在宋朝年間栽種,至今已有千多年歷史,果然如粗眉仔的婆婆所說,任何上千年的東西都有靈性。

高義園旁邊的小樹林實在太美了,兩人走著走著,不經不覺竟行到一個池塘旁邊,池塘上有幾塊踏腳石,雖是人手所放但看似天然,格局雖小但仍可稱得上為美景,可惜有人好做唔做,在池塘上放了幾個超老土核突燈籠,煞了風景。

這排房子叫太平山莊也是紀念館的一部份,現在已變成展覽館或茶居。展覽館有幅「楓染山醉」的匾,非常貼題。

太平山莊有個叫魚樂國的小廳,其格局頗為巧妙。「几」字型的魚池框著一個小亭子,亭子前有個門口,坐在亭子的人可前賞楓景後觀游魚,認真識歎。

太平山莊對出的小湖上有條楓堤,雖短但亦景色不俗。

小湖和紀念館之間有個樹林,樹林正中也有一個塔樓,看起來頗為古樸,兩人行近一看,才知道這塔樓是清朝古物,塔樓與四周的自然環境非常配合,仿佛自天地初開時,這塔樓就在此地一般,古代人比現代人有智慧得多。

粗眉仔一團人離開天平山後,便到附近的酒樓吃午飯。這餐有幾道菜不錯,當中以豬腳最好味,松鶴樓的完全冇得比,可見名牌並不一定都是好東西。

雞湯浸西蘭花。整法有點似金銀蛋浸莧菜,雞湯鮮濃但沒有太多油,西蘭花入味但仍不失爽口,好食到太后都想學學點整。

江蘇魚羹。蛋白配無骨新鮮魚片熬成,非常足料,啖啖魚肉,啖啖鮮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