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不是麥先生的地頭,所以便有小李這個地陪。雖然麥先生曾叮囑小李將語速減慢,因「粗眉仔一行人」的普通話實在普通,不幸小李越講越忘形,越忘形就越快,令除粗眉仔外的其他人頗感吃力。
據小李講,運城是晉南(即山西南部)的主要城市,永濟則是運城的其中一個縣,晉南的主要景點是「一樓二寺三故里和四銅牛」,但粗眉仔今次只參觀當中的「一樓一寺兩故里和四銅牛」,所以沒把其餘那「一寺一故里」放在心上。
永濟有「一樓一寺四銅牛」,三個景點都在同一方向,粗眉仔等人先從最遠的「一樓」起開始參觀。
經過一片又一片翠綠的田野後,車子終於抵達「一樓」,鸛雀樓。
跟偉大祖國的其他景點一樣,鸛雀樓不只是一座樓,而是一個景區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鸛雀樓
鸛雀樓是中國著名的名樓之一,由於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《登鸛雀樓》:「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」而享譽全國。與黃鶴樓、岳陽樓、滕王閣被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歷史文化名樓。
鸛雀樓原址位於山西蒲州(現山西永濟市蒲州鎮),在南北朝時代,北周和北齊在這裡形成軍事對峙形勢,北周的將軍宇文護為了防禦,在蒲州西門外建築了一座高樓,作為軍事瞭望台,因為經常有鸛鳥在上面棲息築巢,所以被稱為「鸛雀樓」。
過了大門口,�����是一片廣闊的石屎地,沒幾棵稍為像樣的樹可供遮蔭。
雖然為時尚早,陽光並不猛烈,可是大家都行得辛苦,以為自己正在沙漠中流浪。
往鸛雀樓的途中,攔著一人工開挖成的湖(池塘?),且好事多為地弄了一條石橋,勉強湊成一個「小橋死水」的風景,可惜人工大過,粗眉仔一行人不懂欣賞,反嫌要爬上爬落,麻麻煩煩。
好容易終於行到顴雀樓的跟前,再要踩不知多少級樓梯,方望見顴雀樓的正門。
原來的鸛雀樓早已因數之不盡的天災人禍徹底毀滅,眼前這東西只不過是廿一世紀初新建的A貨, 所以宏偉有餘,美感不足。
一入門口就望見一個偌大的櫥窗,櫥窗內「鑲嵌」了古代永濟城的復原浮雕圖,始知其往昔之繁華,對照今天舉目皆見的荒蕪,很難不令人唏噓。
「你們想走樓梯上去,還是搭電梯?」小李問。
大家都沒有主意,不約而同地望著粗眉仔。
粗眉仔見大家都有點累,加上這團人除粗眉仔和豬朋甲外,人均年齡起碼六十,便說:「搭電梯吧。」
電梯是需要收費的,每位兩元人仔。
電梯空間不大,每次只能載六人。有些人去了廁所,又有些人去了影相,所以左等右等,加上又有其他遊客,所以秩序頗為混亂。混亂中,一個陌生女人沒買票就插隊混了入「粗眉仔一行人」中,並一同搭電梯。誰知電梯一到頂層,女人才踏出去,就被職員截住著其補票,認真犀利。
一出電梯就是一個音樂廳,臺下沒觀眾,臺上亦冇人表演,只有一個女孩在練習,逕自引商刻羽,令氣氛變得更陰森。
雖然這鸛雀樓名義上只有六層,但未知是香港大廈的樓底太矮,還是祖國大廈的樓底夠高,頂層六樓實際上有香港大廈的十五層之強,視野遼闊。
顴雀樓建於平原地帶,由於四面無山,從西面或北面吹來的風便更肆無忌憚。雖現在是暮春的溫暖時節,在六樓的「粗眉仔一行人」仍微微哆嗦。
鸛雀樓縱是現代建築,為了不讓粗眉仔此等「好古之徒」太失望,建樓人在細節上倒添了點點古意。最明顯的古意就是題曰「鸛雀樓」的豎額,豎額在東南西北各有一塊,每塊均依其所面方向的靈獸做裝飾,如東面用青龍、西面用白虎…依此類推。
黃河在顴雀樓的西面,縱使今日煙靄濛濛,仍勉強看得見黃河。
「原來黃河這麼近,等會我們不如過去看看吧?」粗眉仔提議。
「別以為那邊好近,從這裏開車過去,最快也要半小時哩。」麥先生笑道。
聽小李講,原本這鸛雀樓是傍著黃河的,但桀驁不馴的黃河屢屢改道,跟鸛雀樓的原址越離越遠,已無「黃河入海流」之景。
欄杆外的簷有不少白鴿,有活生生的,也有幾頭死了變成木乃伊的,不枉此樓「鸛雀」之名。
大家逆時針在頂層繞了一圈後,便走樓梯到五樓去。
五樓的風比六樓弱得多,故景觀亦順應地「弱」了N倍,但大家仍給足面子,又繞一圈。
四樓有些模型和幾幅壁畫,大家隨便看看就匆匆的走,不帶走一片雲彩。
三樓是一個展覽廳,展出永濟的歷史。
二樓也是一個展覽廳,粗眉仔一踏進去,登時「嘩」的一聲叫了出來。
「這是女媧娘娘,那時候是原始時代。」小李說,她是女孩。
粗眉仔當然明白小李強調「原始時代」的用意,但仍皺眉道:「我記得,女媧娘娘是人首蛇身的。」
小李的反應頗大,立即指著塑像尖聲說:「現在不是人首蛇身嗎?」
粗眉仔有點不服氣,亦提高聲調道:「這哪裏是人首蛇身?蛇會有手有肚臍的麼?這個像做錯了,把女媧做成人首人身蛇腳了。」
小李想了想,狡猾這笑道:「如果女媧沒手,她又如何能鍊石補青天呢?」
粗眉仔本想講「既然如此就應該只做手,不用把整個身體也做出來」,但又怕小李當自己是個色情狂,只好「放低」。
除了女媧外,這裏還有不少名人的塑像或銅像,有粗眉仔認識的,有更多是粗眉仔聞所未聞的,小李雖有詳細講解,但都水過鴨背,粗眉仔並無將之放在心上。
離開鸛雀樓後,車子往沿來時的路往回走,很快便到了蒲津渡遺址。
永濟古時叫做蒲津,蒲津渡即是古時候永濟的碼頭,亦係古時黃河的位置。
小李領著「粗眉仔一行人」,先到展覽廳參觀。
展覽廳其實是銅人鐵牛的基座,所以除了基座外,實際上沒有甚麼好展的。
為免太單調,展覽廳內有好些圖畫和相片,介紹蒲津渡的歷史和銅牛的出土情形。
就在粗眉仔細心聽小李講解期間,一個年約五歲的小孩從粗眉仔和豬朋甲之間的罅隙「攝」進來,擋在兩人前面。
粗眉仔正想開口教訓,卻念在小孩還小,只得罷了。
一個男人忽然粗暴地撥開粗眉仔和豬朋甲,有樣學樣,亦擋在兩人跟前,親昵地按著小孩子的光頭。
「喂!你怎可以這樣?」粗眉仔尖叫。
那男人向粗眉仔白了白眼,亦尖聲道:「我要聽講解。」
「我知道,可是你也不用推人吧!」
那男人還打算回嘴,小孩卻忽然甩開他,「攝」到不知哪裏去,男人連忙撥開其他人,很快亦消失在眾人眼前,平息了一場小風波。
參觀完展覽廳,「粗眉仔一行人」便去看銅牛。
鐵牛處早已聚了大幫人,男女老幼或影相或嬉笑,好不熱鬧,令本來就猛烈的陽光更猛烈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黃河大鐵牛
蒲津渡遺址位于蒲州古城西門外,黃河東岸,最突出的文物是開元鐵牛。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,如牧策牛。鐵牛分南北兩組。兩牛一組,前後擺列,面朝西。
後因黃河東移,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,悄然消失。1989年8月,開元鐵牛和鐵人出土,引起轟動。
鐵牛出土後就沒有移動過,有關當局在原地搭建展覽館,文物得以保持其原貌,粗眉仔欣賞這種做法。
「對了,為甚麼會用牛呢?用老虎豈不是更威猛嗎?」豬朋甲問。
小李笑道:「那是因為牛在五行中屬土,土能剋水,故古人相信用牛的形象來造橋,可以防水災。」
豬朋甲似懂非懂地「哦」了一聲。
剛才展覽廳內的男人和小孩也在,小孩指指牛背,男人便把小孩抱到牛背上,結果不到兩秒就換來職員的指罵,嚇得小孩「嘩」的一聲哭了出來,大人掉架之餘,小孩亦留下童年陰影,何必呢?銅像旁邊明明有告示牌,大字寫明「不准騎牛」的…
跟真品相對的是一組仿製品,雖無任何歷史或藝術價值,這堆贗品卻重現昔日蒲津渡浮橋的面貌,讓後人知一大概。
這浮橋跟粗眉仔在贛州見過的差不多,都是用多艘舢舨來做承托,方便好用。
看了這個蒲津渡「復刻版」就清楚知道,蒲津渡大橋原本係有八隻銅牛的,兩邊岸各自有四個,現在只發掘到四個,其餘的仍不知所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