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遊, Travel, 渡假, 中國, 大陸, 四川, 阿壩州, 甘孜, 米亞羅, 畢棚溝, 四姑娘山, 雙橋溝, 長坪溝, 雪山, 秋天, 秋色, 黨嶺, 藏族, 羌族, 氂牛, 伍須海, 新都橋, 攝影天堂, 落羽松, 丹巴, 成都, Sichuan, Chengdu, 寬窄巷子, 瀘定橋

鐵索皇橋

粗眉仔一團人的車子越落越低(海拔),天氣越來越好,秋色也越來越淡……

不經不覺,便到了瀘定橋的……停車場,基本上算是一片爛地。

由停車場往瀘定橋得走一小段路,途經一間餐廳,食物係以「大鑊飯」的形式煮成,別有風味,但粗眉仔不太欣賞。

瀘定橋雖然是清朝的古物,但已被封為中共的「聖地」之一,歷史就是這麼有趣。
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瀘定橋

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,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。

原來粗眉媽五六年前已經來過這裏,她說那時候可以免費入場,現在卻要收入場費,難怪中國的經濟會越來越好。

入口處的東橋亭有紅衛兵的服裝出租,另一種低級趣味。

 

據稱在1935年,紅軍在山路上跑步前進,一晝夜就跑了120公里到達瀘定橋西岸,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紀錄(?),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的聖地,所以才能夠避過文革的破壞。

自從1950年新建了另一條鋼索懸橋後,瀘定橋就不再是交通要道,1977年瀘定橋進行重修,還加建了一個陳列紅軍史跡的展示館,但今次粗眉仔一團人沒有去參觀。

在歷史上,瀘定橋是四川通往西康和西藏的交通要道,未建橋前,人們大都依靠竹索、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,但因為水流湍急,過河十分不易。為加強與康藏地區的聯繫,清政府便決定在河谷狹窄和水流較緩的瀘定城西建造此懸索橋樑。

瀘定橋於康熙四十四年(1705年)動工,次年竣工。因為是康熙帝御批建造的,因此瀘定橋又叫做「皇橋」,民間則稱之為「鐵索橋」。瀘定橋不算長,慢慢步行過去,頂多十分鐘就可以過到對岸。

 

西面橋亭有康熙親自書寫的「瀘定橋」三字碑。

橋的兩岸即格橋亭處有橋台,係用條石疊砌而成,兩橋台後各開有一口深落井,每口井都有生鐵鑄就的地龍樁,與橋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,而地龍樁下面又橫臥一根鐵鑄臥龍樁。

瀘定橋的鐵索就固定在這些臥龍樁上,由橋台和橋樁共同承受橋的拉力,非常聰明的設計。

另外,橋亭除了防止雨水侵蝕落井,也是官府徵收過橋稅費的地方,原來入場費這東西古以有之,現代人無需大驚小怪。

最後一提,東橋亭有康熙「御製瀘定橋碑」,記述建造瀘定橋的始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