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昭寺門前廣場上,樹立了唐蕃會盟碑和勸人恤出痘碑,比較特別的是勸人恤出痘碑,此碑為清朝乾隆年間駐藏大臣和琳(和珅之弟)在西藏救治天花患者時所立。
大昭寺周邊就是拉薩著名的八廓街,也有人稱之為「八角街」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八廓
八廓是拉薩舊城的商業中心,也是西藏最繁忙的街道,由八廓東街、八廓南街、八廓西街、八廓北街組成。
八廓也是拉薩最古老的街道,古代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率部遷徙到拉薩後,首先建造了大昭寺,藏傳佛教徒由是開始圍繞大昭寺轉經,漸漸便形成一條道路。
藏族人稱八廓為「聖路」,藏語「廓」的意思即為「轉經道」。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「八廓」,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,在八廓上行走必須和轉經筒的旋轉方向一致,即順時針方向。
八角街是漢語的音誤,因為拉薩的四川人較多,而在四川方言中,「廓」與「角」的發音近似,所以很多人誤將「八廓街」聽為「八角街」。
另外,由於八廓街是環形道路,所以有些人會錯誤以為「八角」是指「八角形的環形道路」(實際為六角形),把八廓誤讀成「八角街」的人因此亦越來越多。
貼着大昭寺一邊的是白色牆壁,看起來甚為莊嚴,據講,藏民係用牛奶將牆壁塗成白色的,只不知現在會不會受了漢人影響而改用漆油。
街的另一邊則全部都是商店,睇見都唔開胃,而且小劉說,這些商店售賣的東西十之八九是假貨。
中間的道路是朝聖者專用,遊客記得要走兩邊,不要阻擋朝聖者,功德無量。
沿途偶然會看見一些小佛寺,這些小佛寺可能沒有什麼旅遊價值,反而冇太多無謂東西,乾乾淨淨。
不過話說回來,這裏的藏人不大友善,遠沒有青海的那麼純真可愛,相信係受到「文化污染」的關係。
大昭寺和八廓街是西藏出名的景點,所以比較多外國遊客,不知為何,粗眉仔有種安心的感覺。
街上不時會看見軍隊警察在巡邏,他們在監視甚麼呢?
不經不覺,粗眉仔就繞著八廓街行一圈,返回大昭寺的正門,天色居然變好了,轉經果然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