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今日的行程比較鬆動,所以法拉利安排大家參觀新疆傳統的打饟方法。
參觀的地方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平房,是不是去錯地方了?
出乎意料,這裏不是一個工場,而是一個尋常的三人家庭。
既然是做饢,基本材料自然就有麵粉和雞蛋。
他們用的油竟然是棉花籽油,非常特別,粗眉仔從來都沒有想過,棉花除了可以用來做衫,也可以榨油。
麵粉仍然用原始方法來發酵,不會落任何添加劑,保証天然。
饢是一種起源於波斯的發酵麵餅,是伊朗、中亞和南亞許多民族以及中國西部一些民族的主食之一。
饢可以存放一段長時間而不變壞,故可作便攜乾糧,是沙漠旅人的恩物。
兩夫妻各有分工,妻子是個美女,負責搓麵粉。
饢的製作其實非常講究,不只是一塊圓形的薄餅那麼簡單,表面會拓上花紋,並撒上芝麻和洋蔥末。
丈夫負責烘餅,只見他熟練地接過妻子拋出來的麵團,再輕輕一拍,麵團便黏在熾熱的饢坑壁上。
饢坑是用於烤制饢的烤爐,用鹽土製成,分為地上和地下兩種,這裏用的饢坑是後者。
烤烘這個動作看似輕鬆,但實際上是久經訓練的成果,小朋友或大朋友切勿模仿。
兩夫妻有個非常可愛的BB,父母工作期間,BB乖乖的坐在椅子上玩手指,完全沒有扭計。
如此美味的烤饢,大家猜猜到底買多少錢一個?盛惠三個半人仔,平到你唔信。
可能即叫即烤,口感極為酥脆,而且還有濃濃蛋香。
法拉利說,如果換了在庫車縣城,如此質素的饢可以賣到十元人仔一個,不過因為這裏只做街坊生意,才賣得這麼便宜罷了。
聽這店的男主人說,他一日大概可賣出五百個饢,非常好生意。
對於新疆的維吾爾族人來說,饢不僅僅是他們的主食,也是一種文化傳承。
雖然粗眉仔一團人打攪了他們這麼久,但兩夫妻的笑容仍然友善,希望這笑是出自真心就好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