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據點
這些漂亮的建築物不是亭子,而是皇家陵墓,每一座都歷史悠久。
這裏居高臨下,由此可以看見整個切多加城區,景色壯麗。
看着看着,粗眉仔想到一個很老土的形容詞:天空之城。
可能這裏接近要塞入口,所以遊客很多,十分熱鬧。
這裏是一個建築群,建築物的歷史由公元七世紀至十五世紀不等,即咪華王朝在這裏建都至淪陷這段期間。
由這裏走一段樓梯,便是皇家水庫,水庫就在懸崖旁邊,工程浩大。
水庫一邊有一間小廟,很多本地人在旁邊洗浴,基本上,這個水庫只是個普通的積水池,不算漂亮,但襯上四周圍的建築物和險要的地勢,頓時變得壯觀萬分。
這個地方是要塞的核心部份,皇宮和主要的政府機關都設置在這裏,所以這裏也是也是整個要塞最後淪陷的部分。
這座印度廟也是建於11世紀,佈局和結構同「Shri Digamber Jain Adinath Temple Kirti Stambh」幾乎一樣,浮雕雖然很精美,但損毁情況嚴重些,看了「Shri Digamber Jain Adinath Temple Kirti Stambh」之後,便覺得這座廟失色不少。
據拉拉講,蒙古統治者雖然是穆斯林,但只破壞了部分印度教的神像,可能因大部分被他們統治的人仍信仰印度教罷,所以不想激起民憤,以免影響管治。
廟入口處有濕婆神的座駕,一頭大牛。
印度廟附近的空地上放有不少碎塊,等待考古學家將其歸位。
這不是一片普通的草地,其實是從前皇宮的所在,但已經完全被蒙古人夷為平地。
草地附近有不少粗眉仔起初以為是破廟的物體,後來拉拉解釋,這些不是廟,全部都是皇家陵墓。
遺跡有很多本地學生來參觀,可能因為老師在場,學生表現友善,跟粗眉仔和豬豬打招呼。
皇宮的範圍可以說是城中之城,但從前的內城牆已蕩然無存,只剩下兩道建築精美的城門。
城門口有象神葛內舍鎮守,象神葛內舍(英語:Ganesha)是印度教中的智慧之神,係主神濕婆與雪山神女的兒子,其外形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,長有四隻手臂,他的坐騎卻是一隻狡獪的老鼠,而且隻老鼠又是他的朋友,十分有趣。
遺跡有另一個塔,這個塔比先前看見的那個更高,但論雕刻的細緻和精巧程度,則是不相伯仲,風格倒有點不同,比較多方角。
當然,這個塔從前也是可以上去的,但後來因為要保護文物,所以才禁止了。
仔細睇,塔上雕刻着眾多神像,差不多所有印度教中主要的神祇都給刻在這裏了,非常利害。
切多加的塔雖然沒有德里的那麼高,卻比德里的漂亮得多。特別一提,這兩座塔屬直立式的塔,並非如德里那個般是下闊上窄,頂層的露台甚至比基座更闊。
切多加遺跡眾多,而且大部分都保存得極好,加上這裏又離烏代浦不遠,建議如果大家去開烏代浦,一定要抽時間來參觀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