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最後一個景點不是很遠,車行五分鐘就到了。
參道兩邊有數之不盡的白色寶塔,一個寶塔等於書上一頁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古陀多寶塔
古陀多寶塔(Kuthadaw Pagoda)位於曼德拉山山腳處,敏東王(King Mindon)年代建造,高五十七米,仿照蒲甘的雪西貢塔(Shwezigon Paya)而建,「古陀多」解作「皇室的功跡」。
古陀多寶塔有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書,內容為整部上座部佛教(Theravada Buddhism)的巴利三藏(Pali Canon)。
書刻在圍繞寶塔的七百三十塊石板上,共有一千四百六十頁,每塊石板闊107厘米,高153厘米,厚13厘米,每塊石板上均有寶石作裝飾。
每一「頁」上都鑲有寶石,難怪要鎖著了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三藏經
三藏(梵語:त्रिपिटक,tripiṭaka,巴利文:Tipiṭaka)指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法,即經、律、論三種類別的佛典,包含經藏(sūtrapiṭaka)、律藏(vinayapiṭaka)、論藏(abhidharmapiṭaka),三者合稱三藏,或三藏十二部經。
佛家高僧精通經、律、論三藏者,稱為三藏法師;精通經藏(各種經文)者,稱為經師;精通律藏者(講戒律),稱為律師,精通論藏(明示教法)者,稱為論師。
所謂巴利文,其實是佛陀時代印度流行的語言,最原始的佛經係由巴利文寫成,所以鑽研佛經的高僧,一定要識這種文字,正如鑽研聖經的,一定要學希伯萊文是也。
因為這本世界上最大的書實在太出名,小白塔通通變做主角,正中央的金塔反而成了配角。
寺內有整座寺的模型,有可以想像在半空中鳥瞰,這座佛寺是非常壯觀的。
因為四周冇瓦遮頭,所以地板極熱,粗眉仔一路上都熱到彈下彈下。
千辛萬苦,粗眉仔終於搵到這本書的第一「頁」,特別一提,緬甸文字來自巴利文,所以兩者看起來都是差不多。
雖然有書本,但不少僧人仍以這種方式來學習經文,當作修練的一部份。這時候,幾個小僧侶行過,人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電話,邊行邊玩自拍。
現在正是全日最熱的時候,所以不少本地人都在這裏的長廊下乘涼。
本地人十分友善,有一班在這裏野餐的小姐和太太,主動請粗眉仔吃他們做的點心,可惜粗眉仔太飽,婉拒了。
這座寺的對面,有座幾乎一模一樣的複製品,那裏的小佛塔亦刻有三藏經,不過是比較通俗的緬甸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