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帶有個重要景點:姓氏橋,而最靠近渡輪碼頭的姓王橋(Ong Jetty)和姓林橋(Lim Jetty),粗眉仔本來想叫停,但車長踩得太快,一陣風的便掠過了。車長在第二條橋停下來,他說是這條橋是這裏最出名的一條橋,一般遊客都只來這裏逛。
這條橋叫姓周橋,是姓氏橋當中最出名的一條橋,遊客非常多,十分熱鬧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姓周橋(Chew Jetty)
姓周橋是姓氏橋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橋,橋上約有七十五戶人家。此橋建於十九世紀中,橋民原鄉為福建泉州同安縣杏林社。
橋民每年農曆正月初八晚都會舉辦拜天公儀式,每年都吸引上萬人共襄盛舉,是檳城其中一個拜天公最熱鬧的地點。
橋兩旁有不少特色商店,甚至有民宿和餐廳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姓氏橋
姓氏橋(Clan Jetties of Penang)馬來西亞檳城東北部海邊的海上橋狀木屋區,各橋主要以姓氏宗親分而聚居,左右建滿了木屋。
這裏的居民似乎仍然用傳統方法來捕魚,不時會看見形狀特別的捕魚網。
姓周橋的盡頭有一座媽祖廟,保佑村民和出海漁夫的平安。
臨離開時,粗眉仔和豬豬都覺得有點口渴,便買了兩條馬來西亞雪條,沒想到居然是出乎意料地好吃。
村口有一棵老樹,老樹似乎是除媽祖以外,最受村民崇拜的神祇。
車長本來想走,但在粗眉仔要求下,三輪車駛去看餘下的幾道橋。姓陳橋遊客極少,比姓周橋寧靜得多,只聞狗吠聲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姓陳橋(Tan Jetty)
姓陳橋是眾姓氏橋中最長的,長長的橋延伸至海中央,頗具特色。
原來狗狗是屬於一個養狗人,其中一隻非常可愛,不停的望着粗眉仔。
今日天陰,海景沒太多顏色,反而顯得漫天接水的灰色更有層次,十足一張濃淡相宜的水墨畫,頗有詩意。
再走,便是姓李橋,這兒比姓陳橋更加寧靜。姓李橋的建築風格跟其他姓氏橋的完全不同,每一間屋門口都圍上鐵欄,居民似乎不大想受遊客干擾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姓李橋(Lee Jetty)
姓李橋建於十九世紀末,橋民原鄉為福建省泉州同安縣兌山村,現在住著廿五戶人家。姓李橋原本建在如今的碼頭位置,後來因渡輪碼頭擴建才易地重建。
姓李橋兩旁房屋對稱,比其他姓氏橋整齊,建築風格一致,其木橋板塊的鋪設方式亦與別不同,是打橫而非打豎,頗具特色。
可能有政府賠償吧,感覺這兒的房屋都比較簇新豪華。
離渡輪碼頭最遠的,是最後一條姓氏橋:雜姓橋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雜姓橋(Mixed Surname Jetty)
顧名思議,雜姓橋的橋民係來自不同姓氏,這是因為居民都沒有屬於自己姓氏的一條橋,所以不同姓氏的人便聚集一起組成雜姓橋。雜姓橋建於上世紀年代,目前有廿多戶水上人家。
雜姓橋遊客絕少,只有粗眉仔一個,豬豬則待在三輪車上休息。
姓氏橋對面有一輛救火車,粗眉仔忽然間有點感慨:這些木頭搭成的甚麼世界文化遺產其實不過是死物罷了,稱不上是「傳統」,華僑之間守望相助的精神,才是最重要的傳統。
雖然馬路上車來車往,但所有車都避開兩人坐着的三輪車,不算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