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楊家埠當然不是只看剛才那些甩皮甩骨的風景,參觀山東的傳統工藝才是主菜,首先要睇的是雕版年畫作坊。
所謂「年畫」,其實係指過年時所張貼的應節圖畫,用以討吉祥或增強歡樂的氣氛。
今日好好彩,工作坊內有大師傅親自示範製作雕版年畫。
傳統年畫係用木製的雕版用人手印製,但今時今日,年畫大多轉用機器印刷,令雕版年畫這種傳統工藝瀕臨失傳。
雕版係以梨木製造,因為梨木的木質比較堅硬,可以刻劃出更細緻的圖案。
同場亦有大師傅的小師妹親身示範,雖然說是小師妹,但也已經超過六十歲了……
據小仇講,由於這種工藝賺不了多少錢,已經冇年輕人肯入行,分分鐘再過多十年八年,這種工藝就會完全消失。
工作坊內也有銷售年畫,確是便宜又漂亮,但香港地實在冇位擺,幾乎無團問津。
粗眉仔覺得自己好好彩,能夠在這種工藝失傳前拍照留念。
雕版年畫工作坊對出有一片大草地,是放風箏的地方,大家猜中了,第二個要參觀的地方就是風箏扎制坊了。
風箏扎制坊的人已經準備收工了,就只等粗眉仔一團人。
雖然現在已有機器輔助,但這裏仍然堅持用傳統方法扎製風箏。
差點忘了說,濰坊別稱「鳶都」,為國際風箏聯合會組織總部所在地,也是「國際風箏會」的固定舉辦地點。
這裏的風箏題材多樣,除了傳統的蜻蜓、金魚和雀鳥之外,有的還以山東名人作形象,例如鄭板橋和孔子。
據小仇講,風箏用料非常講究,所用的竹篾全部來自廣西。
當中粗眉仔最喜歡的,是這個以民間故事「老鼠娶親」為題材的立體風箏,造型生動可愛,不知道能不能飛?
這裏當然也有風箏出售,價錢也不貴,但粗眉仔也以「屋企冇地方」為由,只看不買。
楊家埠外面有「風箏一條街」,顧名思義,整條街都是賣風箏的鋪頭,不過現在大多數鋪頭都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