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德里散策(上)
林陰大道的盡頭是哥倫布廣場,不算太特別,因為在馬德里,比這兒漂亮的廣場多的是。
哥倫布廣場(西班牙語:Plaza de Colón)最初稱為聖雅各廣場(西班牙語:Plaza de Santiago),1893年改名以紀念航海家哥倫布。
廣場中間的哥倫布紀念碑建於1885年,頂部的白色哥倫布雕像站面向西方,即「新大陸」�方向,而柱子下方的基座四面分別裝飾有和哥倫布航海相關的浮雕。
後來才發現,這條「林蔭大道」其實是一個長條狀的公園,有噴水池和不少雕像。
兩人背着哥倫布廣場一直走,很快便到達西貝萊斯廣場。
西貝萊斯廣場(西班牙語:Plaza de Cibeles)是馬德里的地標之一,亦係世界知名球會皇家馬德里慶祝勝利的地點。
廣場周邊有不少新古典主義建築、雕塑和噴泉,是影靚相的好地方。
廣場西南角是西班牙銀行的總行,對面則是西班牙軍隊總參謀部,都是風格非常獨特的建築物。
廣場周邊最矚目的建築物,首推西貝萊斯宮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西貝萊斯宮
西貝萊斯宮(西班牙語:Palacio de Cibeles)建於1919年,原名通訊宮(西班牙語:Palacio de Comunicaciones),2011年改為現時的名字,本為西班牙郵政電報局的總部。
西貝萊斯宮通體雪白,感覺高雅,古典味濃厚,甚似一所宮殿。
對於住在香港、見慣玻璃幕牆的粗眉仔來講,單是欣賞西貝萊斯宮的外牆,已經是一種享受。
西貝萊斯宮可讓人入內參觀,粗眉仔和豬豬當然不會錯過。雖然不是什麼重要的政府機關,但保安甚為嚴密,行李要照過X光才可以進去。
出乎意料,西貝萊斯宮的內部裝修不算華麗,感覺簡潔,望落十分舒服。
西貝萊斯宮不收入場費,但如果上去頂層的觀景台走要收3歐羅,兩人買票後便乘搭電梯上去。
為免擠迫,觀景台會限制人流,但好在今日參觀的人不多,兩人等了不到十分鐘便可以出去。
出觀景台前,所有遊客要先把背囊寄存在儲物櫃。
觀景台的保安更嚴密,不時會有保安巡邏。
西貝萊斯宮不算太高,但因為周圍的建築物不高,從觀景台仍可以眺望大半個馬德里市區的風光,非常值得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