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德里散策(下)
西貝萊斯宮因為其歷史價值,於1993年被西班牙政府列為保護建築,室內有部份地方要用鋼筋加固。
西班牙郵政電報局的總部2007年搬出,西貝萊斯宮現在為馬德里市議會所用。
在西貝萊斯宮五樓,遊客可以看見建築物的內部構造。
這一層還有免費休息空間和乾淨廁所,兩人坐完長途機都覺得有點攰,便在這裏「攤屍」一會才繼續行街。
西貝萊斯宮保留了舊時的一道樓梯,牆上和地下鋪的磁磚極美,儼如一個圖案藝術的展覽。
既保育舊時建築,本地市民又有一個舒適的休憩處,西貝萊斯宮堪稱公共空間的典範,見錢開眼的香港政府識個屁?
西貝萊斯宮對面就是西貝萊斯噴泉,噴泉也是馬德里的地標之一,西貝萊斯宮的名字就是來自這個噴泉。噴泉興建於18世紀中卡洛斯三世在位(西班牙語:Carlos III)時期,噴泉、女神像和獅子像分別由不同藝術家設計和雕刻。
西貝萊斯(西班牙語:Cibeles)是弗里吉亞(古時地名,位置在今日的土耳其)所信仰的地母神,是天上眾神和地上萬物的母親,為大自然和生育的化身。
如果喜歡建築和設計的,一定會很喜歡西貝萊斯廣場。
再繼續往南走便是一個公園,這裏樹木更多,滿眼綠色,甚為養眼。
公園中有個阿波羅噴泉(西班牙語:Fuente de Apolo),雖然不算是什麼著名景點,但外型典雅漂亮。
粗眉仔因想起香港區議會的天價雕塑,不禁唏噓。
公園內有不少賣藝者,演奏野性奔放的拉丁音樂。
未幾,兩人便走到另一個十字路口,路口中間是著名的海神噴泉(西班牙語:Fuente de Neptuno)。
海神噴泉原本是和西貝萊斯噴泉相對的,但後來重新規劃馬德里時,將噴泉移動過,現在兩者都向着馬德里市中心。
同樣是行街,在馬德里行街是享受人生,可在香港行街卻是受罪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