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眉仔去過大陸N次,卻竟沒有去過文廟(孔廟),反而舊年去臺南玩時去過,不能不算是怪事。
文廟那一帶是韓城的舊城區,除文廟外還有不少古建築,當地政府索性將文廟周邊的地方名為「明清老街」,好為遊客提供多一個節目。
「這個明清老街,我們可以逛逛嗎?」粗眉仔問。
「那條老街是新建用來逗遊客的,沒甚麼好看。」麥先生淡淡地說。
粗眉仔被拒絕了。
由於時間尚早,文廟的售票處才剛開門,過了一會才有地陪小姐出來侍候。
門口的下馬石清楚刻著「文武官員在此下馬」八個大字,立時喚起粗眉仔在臺南孔廟門前的記憶,似乎普天之下,孔廟都是一樣格局。
粗眉仔旅遊小百科:韓城文廟
韓城文廟位於韓城市內東學巷,是紀念孔子的地方。創建於元代,明洪武時重修,基本保留了初建時之風格,是陝西省現存元代大型古建築群之一,為關中現存文廟建築之冠。
一入門口,粗眉仔就被照壁上精美的龍浮雕深深吸引住,因壁上有五龍,故此壁亦因而名為「五龍壁」。
除了龍外,壁上還有「龍魚圖」,龍魚既是龍亦是魚,取「鯉躍龍門」之意,而這亦是古時候每個讀書人的心願。
可能時間尚早,偌大的庭園內只有「粗眉仔一行人」,鳥兒的歌聲、蟲兒的細語甚至連花草間的竊笑全都清晰可聞,令這文廟更清幽古樸。
「新中國」不再重視孔子,文廟只成了古跡名勝而再無其實際功能,故人們樂於任其殘破,以為要這樣方不枉其古跡之名。
庭園內有一「泮池」,但已接近「乾塘」。
據周禮記載,天子之學稱為「辟雍」,四周為水;諸侯之學稱為「泮宮」,只有南面有一個半月形的水池,孔子曾受封為侯,加上孔廟大多也曾是學校,所以泮池成為孔廟的定制。粗眉仔立時醒起,臺南的孔廟也有一個保存完好的泮池。
穿過戟門後,便來到文廟的主殿,大成殿的範圍。(粗眉仔註:古代帝王外出,例必會在止宿處插戟為門,故「戟門」引申指顯貴之家或官署的大門,此處設一戟門,當是有尊重孔子的意思。)
大成殿門前正中有一條龍道,龍道上有條龍柱欄著,「粗眉仔一行人」此等雜碎自然沒有資格走龍道,更何況,龍道已成過去,早已被鐵欄圈起來。
文廟正殿大成殿仍保存完好,但非常殘破,當局只用鋼根鐵架勉強將整個建築撐住。粗眉仔以往贊成這方法,以為可保持古建築的原貌,但每返一次中國大陸,就發覺那些甚麼古寺呀舊廟的總是又破一次,甚為痛心,畢竟再高的山亦終有被歲月磨平之時,始知「守古」無用,不斷的保養復修才是實際。
大成殿內原有的孔子像早沒了,現在的「住客」是個銅像,任影唔嬲。
古時的文廟隨了祭孔外,還兼有學校的功能。大成殿後就是明倫堂,是古時仕子們讀書的地方。
從前的讀書聲已不復聞,明倫堂已成了辦事處和貨倉,中庭沒有半個人,只有兩頭頑皮的小狗,在慵懶的朝暉下嬉戲。
明倫堂後是一條街,過街後便到達尊經閣,尊經閣是文廟最後的也是最高的一座建築物,不知經文還在否?
尊經閣後還有幾座廟,地陪懶洋洋的說沒甚麼好看,但因「粗眉仔一行人」的文廟入場套票亦包含這幾座廟的門券,為免蝕底,加上時間亦充裕,大家都沒停下腳步,繼續觀光。
這裏比文廟的庭園更破落,其中有一幅牆更有一個大缺口,可讓人隨意出入,粗眉仔不禁覺得奇怪,參觀文廟是否真要購票呢?
粗眉感好奇,便從大缺口到牆後看過究竟,只見一個空無一人的庭園,聳立著棵棵高大的泡桐樹,樹上纍纍淡紫色的泡桐花,如煙似霧,萬分熱鬧。
泡桐是一種生長非常迅速的植物,是黃河故道上防風固沙的最好樹種,所以在乾燥且經常受沙塵暴侵襲的陜西省,時常都會有泡桐的蹤影。
這裏有幾座廟,但全都規模不大,只有一間大殿,數廟共用一個庭園。
這幾座廟都頗為殘破,保存得比較好的和稍有些睇頭的就只有城隍廟…
和關聖廟…
庭園有個面向各廟的大戲臺,是當中保存得最好的建築物。
城隍廟前有人大放炮仗,非常噪吵。放炮仗的人走了好久,地上仍不時傳來零散的爆炸聲,嚇得大家不敢走近,生怕會「掛彩」。
粗眉仔跨過地上的紅紙,拜了拜殿內的城隍爺後才離去。
大家遁原路出去,這時候,明倫堂兩邊的房子都開門了,原來那些房子都不是辦公室或貨倉,而都給僻做博物館了。
粗眉仔看時,麥先生卻說:「別在這兒花時間了,最後一天我們會去陜西博物館,那裏的才是珍品哩!」
粗眉仔還是花時間逛了逛,不其然有點感觸。不止這裏的文物,就是這文廟背後的儒家精神,現在都成了歷史博物館的珍寶,陌生而脆弱,只堪隔著玻璃遠觀。
行經大成殿時,粗眉仔遇上一批大聲嘻笑的遊客,整座文廟登時肅穆不在,便低頭急步離開,忽望見廟前一棵寂寞的五指松,乾癟的樹幹像五根拼命想抓著天空的手指頭,到頭來卻甚麼都抓不住。